文博快讯
-
【宇辉邀您看文物】西夏飞天纹画像砖画像砖始于战国晚期,盛行于汉代厚葬之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创新发展,至隋唐时期仍广泛使用。作为中国古代墓葬装饰的重要载体,画像砖不仅反映了古代丧葬文化的演变,更以其丰富的图像内容,生动记录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艺术审美特征,具有极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2025-07-23
-
“红色星火 少年接力” 庆阳市博物馆开展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培训活动7月16日至18日,庆阳市博物馆对新招募的20名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开展了一系列培训活动。这些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孩子,身着志愿者马甲,在完成选拔后进入了系统培训阶段。2025-07-20
-
【宇辉邀您看文物】汉代“彭阳”铜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青铜文化闪耀着独特的光芒。在众多的青铜器中,铜鼎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实用的炊器、盛食器,更是权力与礼制的象征,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2025-07-20
-
【宇辉邀您看文物】唐代彩绘人面兽身镇墓兽镇墓兽是中国古代墓葬中常见的陪葬器物,主要用于守护古墓。其形象通常为夸张变形的神兽造型,或为单一兽形,或由多种动物特征组合而成,造型怪诞神秘,介于人兽之间,具有浓厚的巫术神话色彩,旨在驱邪避凶,护佑亡者灵魂安宁。2025-07-20
-
探秘历史文脉 深化共建情谊—— 庆阳市博物馆开展联合党建活动为深入挖掘庆阳历史文化内涵,加强馆社联动,推动党建与文博事业融合发展,7月16日下午,庆阳市博物馆党支部联合庆州西路社区党总支共同开展“探秘历史文脉 深化共建情谊”联合党建活动。2025-07-18
-
【宇辉邀您看文物】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秦始皇二十六年铜诏版(简称秦诏版),是皇帝诏令的物质载体,对规范度量衡等国家治理举措的推行,有着关键作用,是研究秦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它作为皇权宣示与政令传递的实物见证,承载着独特历史信息。2025-07-18
-
“红色星火·少年接力”庆阳市博物馆举行 第八届小小讲解员开班仪式暨红领巾读书角开放仪式盛夏七月,万物并秀。7月16日上午,庆阳市博物馆隆重举行第八届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开班仪式暨红领巾读书角开放仪式。庆阳市博物馆副馆长田倩、中国少年报庆阳工作站主任赵文华、庆阳市博物馆社教部主任李泾婷、小小讲解员培训导师王艺桥,以及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20名小小讲解员志愿者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仪式由庆阳市博物馆副馆长张驰主持。2025-07-17
-
【宇辉邀您看文物】西周“丫”字形马面铜当卢当卢是商周至汉晋时期流行于中原及北方地区的马具饰品,其名称源于卢通假“颅”,因佩戴于马头颅中央而得名“当卢”,多由青铜铸造。主要用于装饰和保护马匹面部,兼具实用性与象征意义,通过精美纹饰彰显主人的身份地位。其形制多样,早期多为长条形或盾牌状,后期发展出叶形、马面形等。西周时期,当卢成为成套车马器的重要组成部分,纹饰逐渐复杂,常采用镂空透雕工艺。2025-07-17
-
【宇辉邀您看文物】西周铜卧虎虎在周文化中被视为军事权威和王权的化身。青铜器上的虎形像常装饰于礼器、兵器(如钺),代表征伐权与贵族身份,呼应“虎符调兵”“天子赐钺”的传统。西周中期后,虎形器数量锐减,礼制重心从动物崇拜向人文符号转移。2025-07-15
-
【宇辉邀您看文物】商代“乍册吾”玉戈戈是商周时期流行的一种兵器,以玉为戈的形制始见于二里头文化,盛行于商代,西周以后逐渐衰落。由于玉石本身质地坚脆,不适合实战搏击,且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见商代的玉戈多为仪仗用器,承担着彰显礼仪制度与权力等级的象征功能。2025-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