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快讯
-
【志愿者服务】“探寻庆阳瑰宝,青春志愿发声” ——大学生志愿者暑期讲解行动暑期伊始,庆阳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文化传播者”。7月5日至8日,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巧手裁云剪岁月,庆阳古韵入画来”社会实践团的8名成员,参与了庆阳市博物馆志愿者暑期服务活动,在专业指导下,深入探寻庆阳文化,并为游客提供义务讲解服务。2025-07-11
-
“宇辉邀您看文物”——新石器时代篮纹单耳灰陶鬲中国美食文化源远流长,体现着人们在锅碗瓢盆间的烹饪智慧。庆阳市博物馆藏有一件珍贵文物——新石器时代篮纹单耳灰陶鬲,展现了古人利用火焰与泥土的烹煮智慧。2025-07-10
-
【馆校联动】非遗文脉润童心——庆阳市博物馆在北师大附中开展非遗实践课为推动博物馆与学校协同育人“教联体”建设和馆校共建课程进程,7月4日下午,庆阳市博物馆将“怡智课堂”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庆阳实验学校,为四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以“庆阳五绝”为主题的非遗思政实践课。2025-07-10
-
“宇辉邀您看文物”——新石器时代绳纹红陶尖底瓶新石器时代,国家一级文物,征集于原庆阳县董志公社秦冯嘴扁担峁。此尖底瓶高46厘米,口径14厘米,采用泥质红陶制成,质地坚实。其造型为喇叭形口、束颈、平肩,斜腹向下收敛,底部呈小尖状,通体布满斜绳纹,器型规整,美观大方,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 关于尖底瓶的用途,早期普遍认为它是一种汲水器或盛水器。传统观点称,尖底瓶“汲水时由于重力作用,瓶口会自然向下,待水将满时,瓶身自动倒转,口部向上”,这一说法多年来主导着人...2025-07-09
-
“宇辉邀您看文物”——中国出土的第一块旧石器1920年6月4日,法国地质学家桑志华在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上里塬辛家沟发现了一块人工打制的石英岩石核,这就是后来考古界权威认定的中国出土的第一块旧石器。2025-07-09
-
跟着宇辉游庆博 来一场沉浸式文化打卡!6月28日董宇辉携“与辉同行”团队在甘肃开启了为期三天的“阅山河”旅程!“与辉同行阅山河”甘肃行的第一站来到了庆阳市博物馆。在历史展厅内,董宇辉与《河西走廊》导演李东珅、讲解员赵倩以文物为媒,带领网友开启陇东文明解码之旅。此次行程让全国观众认识了庆阳,认识了庆阳市博物馆。2025-07-09
-
庆阳市博物馆喜获殊荣 正式加入中国博物 馆协会开启文博事业发展新征程近日,庆阳市博物馆迎来重大发展喜讯——经中国博物馆协会第七届理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庆阳市博物馆正式成为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这一国家级权威认可,标志着本馆在文博领域的专业实力与行业影响力获得高度肯定,为庆阳文博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新动力。2025-07-03
-
红色薪火映初心 党性淬炼铸忠诚——庆阳市博物馆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与理想信念教育,7月2日,庆阳市博物馆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合水县陕甘红军纪念馆,开展了“赓续红色血脉 淬炼党性品格”主题党日活动。2025-07-03
-
追寻红色印记,共铸初心使命——庆阳市博物馆开展“七一”党建活动纪实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纪念之际,庆阳市博物馆迎来了“七一”党建活动的高峰。二十余家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共计一千余名党员干部参加,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党建活动。在红色文化的浸润中,他们回顾党的辉煌历史,汲取前进的动力。 党员们参观了庆阳市博物馆的革命历史展厅,在讲解员的讲解下深入了解庆阳革命老区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三个重要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参观活动圆满结束后,党员们举行...2025-07-02
-
【全民禁毒宣传月】 庆阳市博物馆开展“青春不‘毒’行·生命不试错”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6月25日,在国际禁毒日来临之际,庆阳市博物馆走进北京师范大学庆阳附属学校,开展以“青春不‘毒’行,生命不试错”为主题的禁毒宣传进校园活动,为同学们普及禁毒知识,筑牢校园防毒屏障。 活动现场,庆阳市博物馆讲解员通过PPT讲解和禁毒视频展播的形式,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国际禁毒日的由来、毒品的种类及危害,特别是新型毒品的伪装形式,如“跳跳糖”“奶茶粉”等极具迷惑性的毒品,帮助同学们提高识毒、辨毒能力。同时,结合真实案例,...2025-06-26











